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稻草人》导读设计)

发布时间: 2024-10-27 10:02:59    100人浏览


《稻草人》阅读导读设计

一、引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我们要进入《稻草人》这本书的共读了。打开这本书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大家:你们都见过“稻草人”吗?如果见过的话,你们是在哪里见到它的?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一般又会用稻草人做些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段小动画,来认识一下稻草人吧!(播放视频)从这段动画中我们可以知道,稻草人的责任是守护农田,它站在稻田里面,赶走那些来偷吃稻谷的鸟雀,帮助农民伯伯收获更多的粮食。那么,我们这本书中的这个稻草人会不会和视频里的稻草人一样尽职尽责呢?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快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二、一书一得每读一本书,我们都会收获很多东西,比如读《神笔马良》,我们认识了善良正义的马良,感受了神奇的想象;读《小鲤鱼跳龙门》,我们认识了勇敢顽强的小鲤鱼,感受到了理想的重要。那么读《稻草人》这本书,我们又会收获哪些东西呢?那就是真、善、美。《稻草人》这本书的语言清新优美,生活活泼;故事中的人物大多善良,富有同情心,他们关心身边的人与事;而那些反面人物的身上则寄托着作者对虚假、丑恶的批评。读这些故事,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们懂得怎么去追求生活中那些真实、善良与美好的东西。

三、扫清障碍(作者、背景简介)

(一)作者简介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叶圣陶。叶圣陶爷爷,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叶圣陶”,他的原名叫做叶绍钧,“圣陶”是他的字,也是他的笔名。他不仅是作家,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我们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他了,不信?你肯定会背诵他写的一首小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二)写作背景那《稻草人》这本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呢?1921年(也就是一百年前),叶圣陶爷爷的好朋友郑振铎先生主编了一个周刊,叫作《儿童世界》,一听这个周刊的名字,我们就知道它肯定是写给儿童看的,其实在这之前呀,中国还从来没有专门写给儿童看的童话故事呢,郑振铎先生就让叶圣陶给他提供稿子。《儿童世界》每周出一期,到1922年六月写完了《稻草人》时,叶圣陶爷爷共创作童话23篇,全部发表在《儿童世界》上。我们刚刚说了,在这之前,中国从没有专门写给儿童看的童话故事,叶圣陶爷爷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部《稻草人》就是中国第一部童话集。

四、看目录,做预测好的,接下来让我们打开书。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一共有多少个故事?对,是13个。读一读这些故事的标题,你对其中的哪一个最感兴趣?猜一猜它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猜完之后可以翻开这个故事读一读,看看你猜的对不对。

有两个故事,老师觉得非常有趣,想要先讲给你们听一听: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粒神奇的种子,凡是看见它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它。听说,要是把它种在土里,就能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开的花呢,不论是玫瑰、牡丹、菊花,都比不上它美丽;而且还有浓郁的香气。国王、富翁、商人、兵士都先后得到了它,但他们无论是把它种在白玉盆里、白金缸里,还是给它浇最干净的水、找来最专业的花匠照料它,它都没有任何变化。可是,后来一个农夫居然把它给种活了。它不仅发了芽,还真的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你猜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个故事:有一群鲤鱼本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雪白的天鹅和五彩的鸳鸯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天天赞美自己的美好生活。有一天,来了一条小船,船上是一个他们从没见过的人,船舷上还歇着十几头黑色的鸬鹚。这些鸬鹚来这里干什么呢?他们会和鲤鱼也成为好朋友吗?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快翻开我们手里的这本《稻草人》去寻找吧!

五、解读共读计划表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往往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则很可能会失败。读书也是一样,按照既定的计划去阅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坚持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共读计划表,我们将会用九次的时间阅读完这本书,计划表上展示了每天的阅读内容和对应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同学们只需要按照这个计划表坚持阅读就可以啦!

六、解读导读单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在这次导读单中用到的几个有趣的工具,它们会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哦。

第一个工具叫做词语松果,图片上这只拿着松果笑得非常开心的小松鼠,名字叫爪爪,它最喜欢收集那些同类型的词语,比如我们常见的含有数字的成语啦、含有动物的成语啦、AABB式的词语啦之类的,但是它的兴趣非常多变,每一次喜欢的词语类型都不一样,冬天快要来了,它非常希望同学们能帮它一起收集它喜欢的词语松果呢。

第二个工具叫做文图转换器,这是童话王国里一台神奇的机器,可以把文字转换成相对应的画面,大熊负责根据左边显示的文字,选出最合适的图片胶卷。你能帮助大熊完成任务吗?

第三个工具叫做词义蜻蜓,它可是有绝技的哦,它每抖动一片翅膀,就能破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第一片翅膀叫做“拆”,就是把词语给拆开组词,比如“剧毒”,剧是剧烈的意思,毒是毒药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剧烈的毒药。词义蜻蜓抖动了“拆”这片翅膀,就破解了“剧毒”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不是很神奇?

再看第二片翅膀。第二片翅膀上画了两副春联,一副旧的,一副新的,中间还写了一个大大的换字。老师记得有一首诗曾说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到了,人们总习惯于摘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表达辞旧迎新的愿望。这是不是提示我们,第二种方法就是进行替换,拿一个近义词替换难理解的词语。

接下来是第三片翅膀,它的上面有一上一下两个箭头,中间写了一个大大的文字。这是什么意思呢?对啦!这是联系上下文。意思是,当我们不理解某个字词的意思时,可以从上文和下文当中找到相关的内容,然后联系起来,进行理解。

最后咱们看看第四片翅膀,你瞧,第四片翅膀长得可真有意思,写着联系生活,旁边气泡图里画着一碗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每个人都得吃饭,吃饭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不是说,当我们不理解某个词语时,就想想生活中具体的情况,也许就理解这个词语了。看,四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咱们都找全了,你还能全部回顾一遍吗?对了,他们就是:拆分词语、替换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就不用怕了,我们可以用词义蜻蜓搞定它,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跃跃欲试呢?有了这些工具的帮助,大家一定能更好地完成《稻草人》这本书的阅读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