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合院的大门应该什么颜色?很多人脱口而出“红色”,因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个说法不全对,在民国之前,红色大门是皇家专用,也就是只有皇宫、行宫和皇室成员的府邸才能是红门,普通百姓只能用黑色,或者没有颜色的原木色。
之所以北京城南有大红门、小红门、西红门等地,就因为这里是皇家的猎苑行宫,所以才用了特殊的红色。而如果老百姓的门也能用,那就没必要突出颜色特征了。
当然,能用红色大门的也不止皇家,王府也可以,包括外姓王。还有寺庙也可以用,毕竟宗教祭祀也是统治的重要手段。
再其他的就得是特事特办了,比如《红楼梦》的贾府就是红色大门。本来他们家是公爵,不够级别,但因为这是“敕造”,是皇帝特批的,所以不算僭越。但这只限于最外边的大门,一旦进去其他的宅子就都是黑门了。
估计有人提出来不对,说皇宫也有黄色的,否则怎么解释“黄门郎”这个官职?黄门指的不是宫门,而是“禁门”,也就是外臣不让随便进的门,是在宫门里边的。黄色自宋朝以后也不让随便用了,这代表土地颜色,也是皇家专属。
所以,在清末之前,北京很少有红色大门的,普通胡同里根本看不见,都是黑漆漆一片的。普通的小院子也就不涂漆了,原木色更环保。
到了清朝末年吏治废弛,是否逾制的基本没人管,也管不过来,所以有些大户人家就也用了红色大门。但注意是大户人家,得是有钱或有权的,否则肯定有人来找麻烦。未必是官府,各种混混儿地痞看你用了红门也会来找茬儿打秋风。
民国之后自然就更没人管了呗,随便刷,弄个窦尔敦的大门都成,只要自己瞅着痛快。但大多数百姓还是用黑色的,避免惹麻烦,也觉得自己的身份和福气镇不住这大红大紫的皇家专用色。
另外多说一句,“大门”和“门”是有区别的,大门是一间房的开间,猛的看上去是四扇。而普通门就两扇,半间房都到不了。所以老北京只有“金柱”以上才算真正的大门,“蛮子门”两可,算大门也行,就是显的有些小气。
而普通的院子就是门了,因为大多数都没有垂花门(二门),那没有二门再弄出个大门来就有点儿别扭了。就跟独生子女似的,非得叫“老大”,别扭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