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选:除了黑夜给的黑色眼睛,顾城的诗还有这么多,一整本

发布时间: 2024-11-19 09:06:12    100人浏览


顾城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童话诗人。

童话诗人,带有儿童的纯真、对万物的敏感触觉,通过简短的句子,绘制出独特的风景。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顾城诗选》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从1962年至1993年止的顾城经典又具代表性的诗。

有很多诗也是第一次读到,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是很喜欢的诗。

1962年的顾城六岁,六岁的孩童已经开始作诗了。

比骆宾王写《鹅》还小一岁。

不能说是天才,也得说是个天赋型选手的诗人。

从他的诗里,看出他是个天生的诗人。

如果说那时太小,写的不太算诗。那1964年八岁时的《松塔》已经有了自我的想象力和文字修辞的巧妙。

“松枝上,/露滴晶光闪亮,/好像绿漆的宝塔,/挂满银铃铛。”

几岁到十几岁的诗里满是对自然的观察,对周围世界的独特领悟,显示出其不同于普通人的早慧。

看这首八岁时所做的《杨树》已然比同龄孩童多了些思考。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风中独立的杨树,舍弃了枝丫,在树干上开出了眼睛。眼睛也对应着杨树的特点,又带有哲思的意味。

《星星与生命》于1968年,12岁,还是个小孩,已经在思考生命的宏大话题。

“星星眨眼星星并不知道眼睛,

大地沉睡大地并不知道梦境;

它们是死的却被说出活的,

这都是因为我们有生命。”

还有同一年的这首,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真是充满想象力的绝妙,有的时候我们被一句话打动。在于其优美,在于其哲理,有时还是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有趣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同样是树,天空,而在他的文字里,变得浪漫,变得充满情感。看似写得是物象,其实是在表达意象。


到1987年之后进入婚恋状态,近乎隐居激流岛的生活方式。虽然他的家庭故事多,但仍未影响到他的创作。顾城的诗又到达另一个时期,加入了一些梦境、幻觉的元素。

《窗外的夏天》

“只知道,梦会飘

把我们带进白天”

个人很喜欢他那首《门前》,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好似一部成年人的童话,恬淡惬意,平静美好。

顾城的很多情诗都带有朦胧的伤感,绵延开来的思绪,令人难言的孤独、空虚。

那些诗看似简短却令人回味,诗名只一两个字,却好似道尽了千言万语。

关于自然、爱情、生命、自我的内心等,他的诗里有颂歌、愁绪、激烈、恬淡、悲伤也有对生活、生命的思考、想象,有具象的现实,也有如梦的潜意识流露。

我们都知道了他的故事,令人唏嘘的结局。但读他的诗,会让我们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天赋诗人。有的文字明明只有那么几个字,却让人脑补出了一幅画,一个故事,一个真切的人物及其他那道不明的思绪。

他通过文字倾吐情感,抒发感慨,歌颂万物,也用诗句留下名字,不断回响。

最后再一起欣赏下这本书里,我很喜欢的这首诗。

《答案》

这是最美的季节

可以忘记梦想

到处都是花朵

满山阴影飘荡

这是最美的阴影

可以摇动阳光

轻轻走下山去

酒杯叮当作响

这是最美的酒杯

可以发出歌唱

放下花香捡回

四边都是太阳

这是最美的太阳

把花印在地上

谁要拾走影子

谁就拾走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