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晚霜携走半缕烟,清风也染人间忧。——【宋】陆游 《病中夜半》【释义】夜半之际的白霜带走了我解忧吐出的一半轻烟,而那另一半却被清风卷走,沾染着人间的忧愁。查阅了很多文献,并未找到此句系陆游所出的确凿证据。虽然字里行间多了几分现代气息,不过其中的意境耐人寻味,情感流露自然,不失为眼前一亮的佳作。晚霜,清风,在半吞半吐的烟气里,越发显得清冷,孤寂。而人世间的忧愁,孤独,愁苦最是难捱,无处可倾诉,无人可体会,所以才会付诸于无情之物,大有岳飞《小重山》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寂寥悲苦。

2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唐】杜牧《盆池》
【释义】池水明澈如镜,而天上白云倒映其间,宛如从镜子里浮出一般,天有朗月,缕缕清辉洒落于台阶前。
我们生来对无法抵挡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执念,而想象力又赋予这些地方以浪漫的名讳。
够不到的白云,抓不住的明月,藏不下的清风……
它们似乎太远,太轻,我们分不清那到底是想象,还是真实的觉知,只是任由它们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跳跃,奔走。
是该有一些地方无法抵达,好让我们可以一直心存希冀,留有明日启程的火种。

3
春光浓似酒,花故醉人,夜色澄如水,月来洗俗。——【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释义】千娇百媚的柳,万紫千红的花,春光把时光和生命酿成一坛佳酿,人们呷一口酒,品一盏茶,都会沉醉其中,无以自拔。而到了夜晚,那夜色沉静,空气弥漫着清新气息,月光柔和,星光娇羞,万物沐浴在光影之中。如酒的春,醉酥了大地,野草野花没有规则的恣意生长,在这个季节它们像久困牢笼的猛兽,肆意捕杀着春风,春雨,春光。而到了夜里,春天又倾诉温柔,月色,星光,清新明澈,多一点太过聒噪,少一点太多冷寂。盛景,向来是治愈人间的良药,人们在那种环境里,幻想着自己也如山水般亘古绵长,不为人间乐忧所动,只是静静伫立,默默聆听。古人多有伤春悲秋之叹,春生旖旎,唯恐失去,秋惹悲凉,不忍细看,其实倒也不必如此,四时轮转,斗转星移,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精彩,恰似人生之少年洒脱不羁,青年之恣意轻狂,中年之成熟圆融,暮年之随遇而安。人生这本书,每一页都可能是结局,而当下是最珍贵的华章。

4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宋】白玉蟾《卧云》
【释义】身上所着衣裳常常映着山间云霞的美丽颜色,好似仙人徜徉云彩之上,惬意非常,欢畅非常,又怎会再去招惹世俗人间的桃红柳绿之色。
白玉蟾,年少成名,书法精妙,丹青神奇,工于诗词,专于道学,可堪南宋最负盛名,最具传奇色彩的道家修行者。
他的诗词颇有自己的风格,有着一种出家人的高格神妙,如“古往今来人自老,月生月落几番新”,又如“经时不放荷花叶,昨夜尽收栀子香”,再如“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他的诗中充满生趣,又勘破了时空,既有当下的山川之秀,又有着古今的世俗超脱,洒脱,旷达,不寄情于一人一物,又志存于三界人间,每读其诗词,大有咀嚼川岳,喟叹江海之乐。

5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满座衣冠胜雪。——【宋】辛弃疾《贺新郎》【释义】回头远望,故国已在万里之外,与故旧挚友也已经是永诀,只记得当时送别,人人穿戴白衣冠,作生死之诀别。在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中,原句是这样的“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是苏武持汉节不屈,被迫留居匈奴一十九年后,终于要返回汉朝,他与另一位汉朝将领李陵的诀别堪称是最令人感慨万千的离别。另一个典故则是荆轲刺秦前的送别场面,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笔墨,传诵千古。稼轩词中向来善用典故,而此阕词更是最直接的体现,同样写送别,他穿插一系列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壮士难酬的故事,将自己心中义愤,胸中块垒,倾注笔端,其情之真,其义之决,其志之坚,可谓声如裂帛,荡气回肠。